找到相关内容80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东晋名僧释慧远

    空,而是空中能生妙有,妙有不滞空性,非空非有,圆融无碍。慧远得之,用得娴熟,传于庐山,遂形成了圆融无碍的学风。   以戒为本 祥净双修   所谓戒律,就是防非,或者说是扬善。“戒如...晋庐山释慧远传》还说:   鼓城刘遗民、豫章雷次宗、雁门周续之、新蔡毕颖之、南阳宗炳、张莱民、张季硕等,并弃世遗荣,依远游。远乃于精舍无量寿佛前建斋立誓,共期西方。乃令刘遗民著其文曰:“惟岁在...

    肖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40479882.html
  • 佛教慈善对当代社会的作用

    环境保护,慈善救济,服务社会,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的重要使命。佛教担任着不可推卸的使命,任重而道远。以佛教的因果观、慈悲观、福田观、善恶观等,修积福德,扬善。以慈悲之心广结善缘,广爱众生,从而达到自利利他。有利他,方能自利;有多为他人着想,自己方能培植福德。以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精神,从是非黑暗中超越升华,营造一种奉善、、慈悲、关爱的社会氛围,而达到净化人们心灵的境地。当然发扬佛教慈悲“欲令入佛智,...

    则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5080805.html
  • 以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研究 “社会主义的宗教论”

    也有积极性。宗教大都主张扬善,具有一定的心理消解、关系调节、行为规范作用,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,具有维护现存社会秩序的功能。宗教牵扯着深沉的精神追求,掌握着大批群众,直接沟通着信教群众的情绪乃至...

    叶小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3369075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精神文明与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

    处。例如佛道戒律中的扬善,其对“”与“善”范畴内涵的规定与儒、道二家所规定的都是一致的。甚至在人格理想方面,佛教所向往的菩萨、佛,与儒家所崇尚的圣、贤,道教所追求的仙人、神人都有相似之处。只是在...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”诸目。戒是指不能做、做不得之事;律是指当如此做,必须做之事。二者是从不同侧面表达的同一系列的范畴。佛教戒条用以防非,从是为善,对信徒起一种约束作用。人的思想...

    罗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4041913.html
  • 佛概念之研究与深思

    , PP.468-469 163页 人存在有性善与性两面,经过扬善的努力,最后到达 佛位,这最高的“佛”真的...五 )“佛”之德。(六)如来十号。(七)佛有乎?其次,以经为证 ,从佛经中了解“佛”,最后,主体深思,“成佛”问题,以简 洁问答方式说明之,及佛概念之形象化(活现)──谈释迦牟尼之...

    张 瑞 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5946205.html
  • 我追随布大四十二年的回忆

    的心安。  慈悲是扬善的伟大力量,它是最伟大的神通。人经离执、去执而到达无执的境界后,才能发露自己内在的圆满智慧和纯粹无杂的慈悲心,这种境界就称为涅磐。涅磐,是寂静的意思,也就是心不再发露由我执...就是在种下因,将来会收获恶果的。别人也不会长期继续任你们剥削下去的。社会的可贵,在于相扶相助、相辅相成,社会绝对不是为了相互侵害而存在的。不要拿绳子勒紧自己的脖子,不要拿枷锁绑住自己的四肢,人不是为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3147496.html
  • 佛法义理(1)

    ---序 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从学佛到成佛的过程:就是一个皈依三宝的过程、就是一个扬善自净其意的过程、就是一个走戒定慧之路的过程。 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,皈依法,皈依僧。皈依的“皈”字是反黑为白,...。  戒即戒律。譬如家有家规,国有国法。修学佛法,则需持佛戒律,这是学佛的根本。因为持戒,才能防非,清净三业。三藏经典中,律藏属于戒学,故曰“律规三业”,规范三业,非戒而何。然戒有禁止与勒令,禁止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5247719.html
  • 圆空法师佛学观

    叫作佛法。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”。用一句话来讲,佛教就是佛让人们扬善、自净其意的教法,是佛陀的教育。佛教的内涵,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,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还多,时间上,它讲过去...必然阴影幢幢,这时入三道则易如反掌。也就是说,本来真心的清净光明与妄心污染黑暗是一个心,并不是将这一心分成两个,如果清净被无明、执著、分别所污染了,就成了妄心—污染的心;若能去掉无明、执著、分别,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2847946.html
  • 《人间佛教》导论

    。不饮酒一戒,应阐释为不吸毒、不用有害身心的麻醉品,而不宜拘执于“一切酒”。啤酒、果酒、药酒等有益于身体的酒,未必要禁绝。太虚《佛教人乘正法论》融合儒家五常,从扬善两个方面,将五戒阐释为:“一不...社会科学的整合和科技的革新飞跃,走出“科学终结”之瓶颈。   佛教人乘正法的倡导,可起到劝善、改良社会环境的作用;佛教大乘的菩提心、善萨道和即人而佛、即世间而出世间之道,可以激励人们奋发向上,培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2150766.html
  • 弘一大师研究纪事略编

    致词中说"弘一大师一生最值得纪念的是出家以后,谨守戒律,充分发挥扬善精神,也就是身心合一,值得社会大众学习"。  同时由中华艺文活动推展协会、华夏文化促进会等共同主办的"弘一大师遗墨真迹文物展"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5351378.html